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技术交流会

发布于:2019/04/02

面对持续増长的能源巧环境压力,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国际能源署等)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视为应对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世界各国都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与国家能源战略、环境战略相结合,并从产业政策上予以支持,特别是鼓励进行环保汽车技术研发、替代燃料的开发和加快市场化进程,并通过各类项目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多个团队在新能源电池、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电池功能结构设计及制造、热管理系统、多尺度手段在新型储能体系探索中的应用、动力电池包优化设计、动力电池可靠性分析、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其零部件制造技术等新能源汽车技术方向展开了深入研究。但之前各团队独立研究,缺乏交流合作平台。实验室为了促进不同学院、不同研究方向交流,加强实验室关于电动汽车方向的力量联合,于3月29日下午14:30在实验室“两山一湖”场地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技术内部讨论会。

宋凯副教授首先代表成艾国教授团队介绍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电池研究的需求,新加入实验室的张世国教授(青年千人,来自材料学院)介绍了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电池阴极氧化还原电催化材料,谭永文教授(青年千人,来自材料学院)介绍了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构筑及其功能,李勇教授(青年千人,来自电气学院)介绍了从复杂网络与电能质量视角评估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交通网的影响,鲁兵安教授(物理院、来自物理学院)介绍了新型石墨材料的研发及其储铝性能,张冠华副教授介绍了电池功能结构设计及制造,雷飞副教授介绍了电池散热系统的需求,杨小龙副教授介绍了电池热管理系统及BMS,闫航航同学代表崔向阳教授团队介绍了多尺度手段在新型储能体系探索中的应用,张良同学代表何莉萍教授团队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材料及动力电池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杨沿平教授介绍全生命周期评价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要求。会议期间,杨沿平教授提醒新能源汽车方向的研究学者,在科研的同时务必考虑社会效益问题,研究出的成果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社会资源为代价。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求学者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要出发”。张军副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在电池封装及电池散热方面的工作及思考。本次讨论会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邓久华策划组织并主持。科研院基金办唐晖主任,科研院刘一峥老师受邀参加了讨论会,唐晖主任希望大家能通过交叉交流,促进联合,共同组织申报大的项目。土木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帅代表陈政清院士团队参加会议,10余新能源汽车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参与本次讨论会。

报告结束后,邓副主任邀请所有老师、学生面对面建立了微信群,促进各团队后续展开合作交流。最后的交流阶段,与会老师针对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激烈讨论,张世国教授从成本、续航里程、安全性能等方面分析,倾向认为锂离子电池仍为最有可能的主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雷飞教授也就电池散热系统问题,向研究材料的老师提出需求。如果有较高的导热性能,但不导电的材料,有利于解决电池系统的散热问题。李勇教授也提出希望交叉电池材料及充电波形等技术手段,提升充电效率,提升电池寿命。同时,参会老师还热议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和技术瓶颈。会议结束后,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学科的老师也针对各自研究方向相互讨论,互加好友。有老师反馈,对此次会议非常满意,希望重点实验室以后能多提供这样地交流平台,便于各方向碰出耀眼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