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榜样力量 >> 正文

机械院:笃行不怠,绽放青春之光

发布于:2025/05/07

邹浩

男,2021年5月生,中共党员

籍贯:湖北鄂州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2102班本科生

获奖情况

2022年12月湖南大学2021-2022学年度一等奖学金

2022年12月湖南大学2021-2022学年度“三好学生”

2023年08月第十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三等奖

2023年10月湖南省第十九届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

2023年12月2022至2023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2023年12月湖南大学2022-2023学年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2023年12月首届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湖南省二等奖

2024年04月省级创新训练项目结题

2024年12月湖南大学2023-2024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

2024年12月湖南大学2023-2024学年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湖南大学2023-2024学年单项奖学金

先进事迹

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邹浩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全面发展的姿态,在学业、科研、实践等多个领域闪耀光芒,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学业领航,勇攀高峰

邹浩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自踏入大学校门,他便将学习视为首要任务,课堂上,他总是全神贯注,目光紧紧跟随老师的讲解,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重点,积极与老师互动,思维活跃地参与课堂讨论,常常提出独到的见解,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课后,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课堂”,在书架间穿梭寻找资料,在书桌前专注阅读、思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他的努力换来了优异的成绩,核心课程平均成绩高达90分,在班级59名同学中位列第二。这份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钻研。遇到难题时,他从不轻易放弃,而是查阅大量资料、反复思考,直至完全理解。他常说:“学习就像攀登高峰,每解决一个难题,就离山顶更近一步。”

凭借扎实的学业基础,邹浩在奖学金评选中屡获佳绩。2021-2022学年,他荣获湖南大学一等奖学金,这是对他努力的初步肯定。2022-2023学年,他的努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成功获得国家奖学金,这一国家级荣誉是对他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度认可。同时,凭借卓越的表现,他还摘得“泰豪之星”一等奖学金。到了2023-2024学年,他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再次斩获湖南大学一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

在荣誉称号方面,邹浩同样收获颇丰。2021-2022学年,他凭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出色表现,被评为湖南大学三好学生;2022-2023学年和2023-2024学年,又连续获评湖南大学优秀学生。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学习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在品德修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积极表现的认可。

二、竞赛磨砺,创新突破

邹浩热衷于挑战自我,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竞赛的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力学竞赛领域,邹浩成绩斐然。2022-2023学年,他在湖南大学第二十届力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这次获奖并没有让他满足,反而激发了他更高的斗志。随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湖南省第十九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的备赛中。面对复杂的力学难题和激烈的竞争,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练习,不断尝试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竞赛中,他冷静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终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紧接着,他又踏上了第十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征程。这次竞赛汇聚了全国的精英学子,难度极大,但邹浩毫不畏惧。他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竞赛真题,向老师和学长学姐请教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在比赛中,他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稳定的发挥,获得三等奖。

2023-2024学年,邹浩将目光投向了节能减排领域,参与了首届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他和团队成员围绕项目主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终于完成了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在竞赛过程中,邹浩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负责项目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他带领团队成员进行模拟测试,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不断优化项目方案。最终,他们的项目成果获得了评委的认可,荣获二等奖,邹浩在团队中排名第二,为项目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同时,在这一学年,邹浩作为负责人承担了省级创新训练项目。从项目的选题开始,他就展现出独特的创新思维。他关注到行业的前沿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精心组织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定期召开项目会议,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面对实验设备不足、研究资料匮乏等困难,他积极协调资源,通过与其他实验室合作、查阅国外文献等方式,为项目推进创造条件。经过不懈努力,项目最终顺利结项,这一经历极大地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三、实践赋能,担当奉献

邹浩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2022-2023学年暑期,邹浩选择到地方党政机关实习。初入实习单位,他主动了解工作流程和职责,虚心向同事们请教。面对繁琐的工作任务,他从不抱怨,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在参与一项重要的调研项目时,他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了大量真实的数据和反馈。在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他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实习期间,他还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组织会议、撰写报告等,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最终获评“优秀实习生”。

在志愿服务方面,邹浩也始终秉持着奉献精神。2021-2022学年,疫情防控期间,校园防疫工作任务繁重。邹浩主动报名参加校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参与校园巡逻、体温检测、防疫宣传等工作。他不顾严寒酷暑,坚守在岗位上,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问,提醒大家做好防护措施。他的热情和耐心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因此荣获院级“优秀志愿者”称号。2022-2023学年,他在共青团工作中表现积极,参与组织了多项校园文化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等,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因表现出色获得院级优秀共青团员。

在学生工作方面,邹浩同样尽心尽力。2021-2022学年,他担任院团委实践部干事,积极参与院级学生工作。在组织学生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时,他认真筹备每一个环节,从会议议程的制定到场地的布置,都亲力亲为,确保会议顺利进行。同时,他还协助举办汽车文化节等活动,负责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2022-2024学年,他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兼任权益委员,关心同学们的生活需求,认真负责班级资助工作,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申请资助,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还定期组织查寝活动,关心同学们的生活环境,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贡献力量。

四、以绿色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邹浩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节能减排领域。这一选择源于他对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刻理解,也源于他在竞赛与实践中的切身感悟。“工业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60%以上,而许多企业的节能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如果能用技术创新为传统产业装上‘绿色引擎’,这将是我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谈及未来规划时,他的话语中充满使命感。

正如他的笔记本扉页所写:“让每焦耳能量发挥最大价值,让每克碳排放找到归途——这是属于工程师的浪漫,更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在通往“双碳”目标的征程上,邹浩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着属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绿色答卷。

成长感悟

回首大学时光,最深刻的感悟莫过于:真正的成长,始于对未知的敬畏,成于对热爱的坚持。初入湖大时,我曾被浩瀚的知识海洋所震撼,在工程图纸间跌跌撞撞。是无数个图书馆长明的灯火告诉我,笨拙的探索终将沉淀为脚下的基石——那些为解开一道难题熬过的夜,为优化一个方案推翻的草稿,都在默默锤炼着直面挑战的勇气。

竞赛与实践教会我,创新从来不是灵光乍现,而是厚积薄发。在项目获得省节能减排二等奖的荣誉时,我忽然明白:荣誉背后,是数百次模拟演算中积累的沉稳,是团队协作中学会的包容与担当。而深入工厂车间调研时,油污沾满笔记本的瞬间,让我真正读懂“知行合一”的分量——书本上的公式只有沾染现实的温度,才能迸发改变世界的力量。

选择节能减排作为毕生志向,源于一次震撼:在钢铁厂目睹滚烫的余热白白消散于夜空,那一刻,我找到了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使命——用创新守护山河青绿。未来的路注定崎岖,但我已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或许正如登山者不会因畏惧高度而放弃攀登,追光的人,也从不因长夜漫漫而熄灭心火。愿以青春为舟,载一程星火,赴万里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