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郭孔辉 院士(双聘)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汽车专家,主持了多项重点课题的研究,获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2部专著,在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任职。 |
||
![]() |
|
![]() |
韩 旭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力学和工程机械。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0余篇,SCI他引1300余次。已公布发明专利19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 |
||
![]() |
李光耀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设计中的CAE技术,在车身虚拟制造、汽车碰撞仿真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发表论文140余篇,SCI和E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GM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湖南省光召科技成就奖和国际杂志“工程计算”最佳论文奖等奖励。 |
![]() |
文桂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特种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特种车辆与特种装备设计与开发,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曾被聘为嫦娥三号(月球车)移动分系统“型号副主任设计师”;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FI编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教育部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二等奖。 |
||
![]() |
刘桂荣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航空系教授,俄亥俄杰出学者 。国际上计算力学领域尤其是无网格方法研究方面的著名权威之一,在国际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英文专著 8部,英文教科书1部。多次组织国际会议,20多次受邀作专题报告,10多次受邀作大会报告。先后获得了新加坡国防部的国防科技奖,亚太地区APACM计算力学奖,全球华人计算力学奖(ICSACM),国际IACM Fellow奖,日本JSME计算力学奖,和美国Ted Belytschko应用力学奖。 |
![]() |
Amir Khajepour教授 |
||
![]() |
韩志玉 |
![]() |
冯 凯 |
||
![]() |
宋立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激光材料加工、传感与控制,激光光谱学和3D打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包括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NSF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相应期刊论文30余篇,在Photonics West 等国际性会议做特邀报告8次,提交美国专利3项,2012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 |
![]() |
曾海波 |
||
![]() |
袁福国(Fuh-Gwo Yuan)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博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院特聘教授,结构健康监测管理中心主任;英国牛津大学,Magdalen学院访问学者;美国火星计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先进结构、材料,健康科学。包括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型技术,材料耐久性与损伤容限,结构健康监测,先进结构概念设计,无损检测,分析与计算方法,先进传感器与光学技术。担任7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或编委,在5所大学担任名誉及访问教授,先后发表200篇国际期刊或者国际会议论文。获得2013 SHM年度人物奖,于2013年9月在斯坦福大学结构健康监测国际会议上颁发;于2013年11月获得台湾国立成功大学 Engineering Science 杰出校友奖;于2013年9月获得北卡州立大学机械与航空学院杰出研究奖;于2011年9月获得北卡州立大学机械与航空学院优秀研究奖。 |
![]() |
黄晓东,男,湖南大学教授,中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004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结构工程专业,博士。自2004年2月历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RMIT University)的高级研究员,讲师,高级讲师。2006年获得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澳大利亚博士后(Australia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和澳大利亚科学院颁发的早期职业生涯研究优胜奖,2010年获得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卓越教学奖。主要从事于结构和材料的拓扑优化设计以及结构的耐撞性的研究。共发表100多篇论文,包括第一作者出版发行一本专著(Evolutionary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ntinuum Structur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和60余篇SCI杂志文章。创立了BESO3D软件包,该软件已被来自30多个国家的工程建筑公司和国际研究机构使用。曾承担并主持多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发现项目基金(类似于中国的NSFC)和波音(澳大利亚)工业项目。 |
||
![]() |
金滩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高速与超高速高效磨削理论、技术与装备,大型光学镜片加工、检测技术与装备,精密齿轮高效磨削理论与技术,钢轨铣磨技术与铁路作业装备研发,复杂刀具五轴精密磨削技术与软件开发。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会员。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高效磨削创新能力平台' 项目负责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Joseph Whitworth奖获得者(2006年,排名第一)。 | ![]() |
徐道临,958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英国伦顿大学工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2009年10月回国,任湖南大学教授、深海装备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大型海上浮动机场动力响应预报、车辆机械减振降噪、非线性网络结构动力学。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及多项国防科研项目。在著名国际期刊Physical Review 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Journal of Sound and Vbration, 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曾获IEEE最佳论文奖,有多项专利,著有《舰船水下辐射噪声线谱混沌化控制》。是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舰船减振降噪国家队专家组成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