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年历程 >> 正文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到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

发布于:2021/06/10

 1.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在完成内战准备后,以22万人悍然进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其后,国民党军向其他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对人民革命力量来说,战争初期的形势相当严峻。蒋介石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准备发动内战。美国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在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430万人, 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 解放区人民军队总兵力只有约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双方总兵力对比为3.4:1.国民党军队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解放区人民军队没有海军和空军,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仅有少量火炮。

  国民党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蒋介石声称,倚仗国民党的优势,“一定能速战速决”。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陈诚甚至扬言,“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中共军队。

  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党制定了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在军事上, 实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积极防御的方针,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2.粉碎国民党军的军事进攻和重点进攻

  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内进行。其中,前8个月抵御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后4个月努力打破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从1946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粟裕等同志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接连进行7次作战(苏中战役),歼敌5万余人。淮北战役、晋冀鲁豫定陶战役、晋察冀晋北战役、东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也都传来捷报。这些胜利,振奋了人民军队的士气,顿挫了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锋芒,也获得了在内线歼敌的初步经验。在战争的前8个月,人民军队收复城市135座,歼敌70.8万人。国民党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计划宣告破产。

粟裕指挥战斗

  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改为重点进攻。人民军队继续执行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在山东,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于2月下旬在莱芜地区全歼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部5.6万余人,又于5月中旬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3.2万余人。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基本上被粉碎。

  在陕北,国民党军胡宗南等部25万人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央机关主动于3月18日撤离,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不久,中央机关分为三部分,由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进行党中央委托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精干机关,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叶剑英、杨尚昆主持的中央后方委员会,转移到晋西北统筹后方工作。

  陕北群众基础好,地形险要,回旋余地大。根据中央指示,彭德怀、习仲勋指挥西北野战兵团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于撤离延安后45天内,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而后在沙家店战役全歼胡宗南部整编第三十六师师部和两个旅。到8月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

彭德怀(左)与习仲勋在研究作战方案

  从1946年7月起至1947年6月止,人民军队在一年的内线作战中歼敌112万人;自己的总兵力发展到190多万人。人民军队在战略防御阶段结束后,以新的态势跨入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个年头。

 3.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

  依据整个战局的发展,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不等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转入全国性的进攻,以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进入敌人回防空虚的后方,粉碎蒋介石的战略企图与方针,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迫使敌人转入战略防御,改变敌我之间的攻防形势。中共中央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计划,在中共中央的部署下,人民军队逐步形成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格局。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三军的配合是: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为中路,实施中央突破,直奔大别山;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即西线兵团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两翼的牵制是: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进攻陕北之敌北调;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向海边。

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前堵后追中杀开一条血路,穿越黄泛区,渡过沙河,抢渡汝河和淮河,于8月末进入大别山区。刘邓大军依靠人民群众,艰苦作战,粉碎了20万国民党军队的轮番进攻,至11月共歼敌3万余人,建立了33个县的民主政权,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陈谢大军和陈粟大军在党中央指挥下分别进入豫陕鄂边地区和豫皖苏平原。至此,三路大军都打到外线,形成“品”字形进攻阵势,直接威胁南京、武汉。12月,三路大军协同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大别山的重点围攻。中原地区变成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继续在内线作战的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谭震林、许世友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野战军,徐向前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等,也渐次转入反攻。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连续发动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共歼敌20多万,为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民解放军在内线和外线的攻势作战,组成人民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态势。国民党军队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人民军队由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在国内革命战争中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毛泽东指出:“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接着,中共中央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制定了彻底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政治、军事、经济纲领及一系列方针政策。据此,1948年4月,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进一步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