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新闻 >> 正文

机械院学术诚信主题展——科学家精神传承发扬系列二

发布于:2021/12/16

李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生平简介

1913年11月20日,李薰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现属邵东县)仁凤乡井头村(现邵东县野鸡坪乡西湖村)。祖父是前清的举人,其父在前清时是贡生,与蔡锷同窗,民国初年,做过江西省南昌县知事。193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免试升入湖南大学矿冶系工学院矿冶工程系学习,连年获得奖学金。1937年,湖南省举行公费留学考试,李薰报名应试,名列榜首,同年9月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深造,1940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应聘留校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8月,李薰取道香港回到中国,应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局长钱三强的邀请,回国筹办冶金研究所。李薰是冶金科学技术方面的召集人,并参加综合组的工作,规划出中国冶金事业发展蓝图。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又多次规划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均负责冶金学科。后出任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和冶金新材料组的副组长,高温测试组和航空材料组组长,历时20余年。

在金属冶金领域潜心耕耘

20世纪40年代,李薰在雪菲尔德大学安朱教授指导下,从事钢中氢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飞机曾发生过突然断裂事故。李薰苦心钻研,发现钢中含氢是造成事故的主因,并弄清了钢中含氢产生白点需要孕育期和钢中去氢的规律,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

李薰等找出了钢中氢含量及机械强度与发裂的关系,即每100克钢中含氢达2毫升时,就能降低钢的塑性。而当时一般生产的钢,其含氢量高达4~6毫升左右,钢的氢脆难以避免。造成发裂的钢含氢量一般较高,氢在钢中的扩散率和溶解度是钢产生发裂与否的两个重要因素。李薰等提出一个理论,即在缺陷附近由于氢的聚集而产生内压,导致裂纹。此压力的形成,则是由于高温时原子氢向缺陷扩散,在室温下原子氢变为分子氢。这些分子氢不能扩散,因而产生巨大内压力,使钢发生裂纹。当有碳化物存在时,氢与碳化物反应形成甲烷,其压力也足以产生裂纹。冷加工时伴有缺陷生成,从而增加分子氢含量,促使氢脆萌生。李薰在1942至1948年间,关于钢中氢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文,为钢中氢的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科学基础,受到人们赞誉。

20世纪50年代末,李薰引导金属研究所在研究方向上做较大转变。从以服务于钢铁工业为主转变为主要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相应的新的测试方法。他迅速组织力量,建成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金属陶瓷、铀冶金、二氧化铀陶瓷核材料、热解石墨等研究室,增强研究高强度钢和合金钢的人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金属研究所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重返地面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第一艘核潜艇等成功地研制出某些关键材料,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

李薰十分重视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为组建金属研究所,李薰努力罗致人才,先从留英人员中邀请了张沛霖、张作梅、庄育智、方柄、柯俊等,又在北京特邀了葛庭燧、何怡贞夫妇,还有随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选矿研究室、大连工业化学研究所耐火材料研究室和拟议中的工业检验所合并来的张绶庆、谭丙煜、刘静宜、梁树权等高级研究人员。李薰主动诚挚地团结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回来的学者如师昌绪、郭可信、斯重遥、吴鼎铭等,在李薰的礼遇下,也均来所任研究员,在各自开拓的学术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