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濯锦
男,2003年6月生,中共预备党员

籍贯:江苏盐城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2106班本科生
获奖情况
2024年12月 湖南大学2023-2024学年度“学业二等奖学金”
2024年11月 湖南大学2023-2024学年度“优秀学生”
2024年08月 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
2023年12月 教育部2022-202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2023年11月 湖南大学2022-2023学年度“优秀学生”
2023年09月 湖南大学“互联网+”校赛铜奖
2023年08月 周培源力学竞赛(个人赛)全国二等奖
2023年08月 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全国优秀奖
2023年08月 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初赛二等奖
2022年12月 教育部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2022年11月 湖南大学2021-2022学年度“三好学生”
注:1.按时间顺序排列;
2.列出校级及以上获奖情况,格式如上。
先进事迹
刘濯锦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本科期间获得两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多项荣誉奖励,在推免排名中位列专业第一,已推免至浙江大学。刘濯锦很重视数学、力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在多门课程取得了优异成绩,高等数学A1(93)、高等数学A2(100)、线性代数(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8)、材料力学B(96);竞赛活动方面,曾获周培源力学竞赛个人赛全国二等奖与团体赛优秀奖,进一步稳固了力学基础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此外,也获得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初赛二等奖(队长)、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以及互联网+校赛铜奖(负责人)等等。科研实践方面,刘濯锦参加了两项大创项目,申请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周加喜教授的指导下作为负责人成功申报了首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此项目湖南大学本届共有十项,经费五万元)。
刘濯锦大一学年就参加湖南大学赛车队,加入车身组,参与校级大创新型复合材料 FSAE赛车车身扭转刚度仿真研究,使用Ansys进行单体壳车身的力学仿真与铺层结构设计与优化,已顺利结项;参与了江苏恒神企业的实习,进行单体壳车身制作,在车身模具、防撞块模具按设计计划铺设碳纤维预浸料和铝蜂窝,放入真空袋抽真空后在热压罐中固化,最终团队协助制造出单体壳车身,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让他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周加喜教授的指导下,刘濯锦作为负责人申报的省级大创自驱动感知的智能低频减振超结构即将结项,刘濯锦和团队通过静电计、振动台、位移平台等设备搭建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尺寸介电/铜膜构造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学输出特性,也利用Arduino R3 微型控制板、AD8628运放等硬件搭建了输出信号采集系统,并结合HC-04蓝牙模块和Flutter平台搭建了无线传输平台和可视化界面,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刘濯锦作为第一发明人撰写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准零刚度自供电振动传感器》(已提交审核)。在这期间,刘濯锦学到了一些科研的基本常识,并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
在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减振力学超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刘濯锦也作为负责人申报了经费五万元的首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TENG驱动的仿昆虫软体机器人设计与研究(此项目湖南大学本届共有十项)。此项目以介电弹性体作为软体机器人的“肌肉”,使用摩擦纳米发电机产生的可控高压电信号来驱动介电弹性体变形,实现软体机器人的运动。目前在高压电源方面,用激振器、升降平台、静电计等搭建实验台,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的电学输出性能,已能稳定输出600V的高压;在介电弹性体驱动器方面,刘濯锦和团队设计了四向拉伸机构、PET柔性基板与加强筋,将VHB4910胶膜预拉伸到300%-400%,涂布柔性电极并与柔性基板和加强筋贴合,在适宜温度、适度下加压测试。烧毁多个驱动器后,终于实现高压下的稳定变形。
科研和竞赛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能力和毅力的挑战。在竞赛中,许多困难和挫折让他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解决问题。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刘濯锦未来科研道路上的财富。
在社会实践方面,刘濯锦积极投身各类活动。他曾担任专业班级的学习委员,努力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作为湖南大学赛车队的一员,暑假在江苏恒神企业进行实习并开具了实习证明;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让他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刘濯锦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校园清洁、迎新志愿者和图书馆志愿者通过这些活动,刘濯锦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
大学四年,刘濯锦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荣誉,更重要的是成长与坚持。他相信,每一个努力的瞬间,都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都能保持对梦想的追求,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成长感悟
大学期间,学习与科研是主线,但万事之重都在于思想。下了决心,有毅力,事情才能做好,甚至才能开始做。本科期间,我阅读了超过150本文史哲心类课外书,也背诵了数篇湖湘文化的代表——屈原的作品。“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让我从高考的余哀中拨云见日;“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呼唤我加入科研的行列;“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更是我本科期间的写照。
我经历,我体会,我见证,我阅读,我反思,我感悟。四年来,我的思想逐日逐月地在变化,蓦然回首,已然和一年前不同,更是和四年前大相径庭。时间给人以经历,心理学让我的感知能力更加灵敏,文学让我从许许多多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带着这些武器,看清世界的真相,触摸生命的柔软,自我实现,度过有价值的一生。